鑒于這些措施可能會在我們身上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因此將廣泛需要非接觸式溫度計,臺北C-Lab(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室)在臺北舉辦了一個講習班,教人們如何使用BBC的教育知識來制作溫度計友好的micro:bit。該研討會由在生物醫(yī)學和電子工程,媒體藝術和建筑方面具有專業(yè)知識的專業(yè)團隊共同創(chuàng)建。
設計該講習班的目的是創(chuàng)建一種溫度計,該溫度計易于制造(以便孩子也可以制造),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的材料制成。團隊在其工作人員幻燈片中對此進行了解釋。首先,他們將紅外測溫儀的組成分解開來,并分解成DIY術語:
由于micro:bit帶有LED顯示屏和按鈕,因此可以完美替代這些商店購買的溫度計的槍形模具。添加一塊擴展板,可以輕松地將紅外溫度傳感器和電池連接到micro:bit。該團隊使用了MLX90614傳感器模塊,該模塊的精度為+/- 5°C,這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。
然后,該小組使用Microsoft的MakeCode預編寫了溫度計的代碼,以便在車間環(huán)境中更輕松地使用。雖然預編寫的代碼很容易,但該研討會確實使每個人都通過了MakeCode中的傳感器重新校準過程。
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,由于美術人員參與了該項目,因此將所有這些硬件部件塞入設計精美的包裝中非常重要,該包裝還應允許重置按鈕和使顯示屏清晰顯示檢測到的溫度。該團隊設計了一個可折疊的紙盒來完成此任務。
然后,參與者從1毫米厚的紙張上切出圖案,并在上面打印設計。重要的是,紙張必須具有一定的厚度,以使其結實到足以握在手中。然后,將盒子折疊成一定形狀后,用膠帶將硬件放入內部以固定不同的部件。
這里是項目資源鏈接!
對于已經擁有一些微型工具的學校來說,或者對于家長來說,這對于那些留在家中的孩子來說,這是一個偉大的項目。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,孩子(或成年人)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喜好設計外觀,并使用以下不同的材料:該項目是開源的,現(xiàn)在可以在GitHub上使用中文了,但是該團隊正在努力將所有內容翻譯成英語和西班牙語。同時,以下是這些鏈接:
GitHub上的項目:https://github.com/clab-cetm/DIY-Thermometer-Using-Microbit
一段精彩的小視頻,向您展示了所有步驟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Cqsc6fpm-8
該研討會由C-Lab組織,由Andrew Lin和Tsai Hung Tsai領導,并由GitHub上列出的其他許多人共同創(chuàng)建。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想與創(chuàng)作者聯(lián)系,請發(fā)送電子郵件至chemin@clab.org.tw